潘功胜:目前,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
9月22日金融一线消息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,金融业开放是我国整体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展。
一是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。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,优化沪深港通、债券通、互换通机制,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,提高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。
二是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。目前,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;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(SDR)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。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,是近二十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特征。
三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。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、风险管理中心。持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,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,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。
四是营商环境更加友好包容。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改革,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。不断提升跨境支付服务水平。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体系,包括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、商业银行行内跨境系统,中国银联、支付宝、微信支付等构建的跨境零售支付体系,同时,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也在发展之中,未来也很有潜力。优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管理。
五是开放格局下的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。加强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、评估和预警。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,推进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、全球和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。